上 海 海 洋 大 學 文 件
滬海洋人〔2017〕15號
關於印發《意昂32017-2020年崗位聘任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學院(部)🤏🏽🤷♀️、各處室、各直屬部門:
為進一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深化我校各類崗位聘任改革,強化激勵和競爭機製💇🏼♀️,促進我校各類師資隊伍建設,經研究決定,在2013-2016年聘期考核基礎上開展新一輪崗位聘任工作🧏🏿♂️,特製訂2017-2020年崗位聘任方案🤞🏽。
請各單位參照執行。
附件🧛🏽:意昂32017-2020年崗位聘任工作方案
意昂3
2017年6月15日
附件
意昂32017-2020年崗位聘任工作方案
各學院(部)🫲🏿、各處室、各直屬部門:
為進一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深化我校各類崗位聘任改革,強化激勵和競爭機製🛀🏿,促進我校各類師資隊伍建設,經研究決定,在2013-2016年聘期考核基礎上開展新一輪崗位聘任工作,特製訂2017-2020年崗位聘任工作方案。
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𓀎🚶♀️,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註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按照“按需設崗、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和“二級管理、責權一致”的工作原則,規範評聘程序和管理機構職能🎷,推進和完善用人製度改革,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人盡其才🧑🎤、充滿活力的用人機製𓀛,促進學校各類師資隊伍建設。
二、聘任人員範圍
全校所有在編在崗的專業技術崗位人員、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受聘於管理崗位、工勤崗位的人員🚴🏼♂️。
三🤦🏼♂️、聘任期限
起聘時間為2017年1月1日,聘期至2020年12月31日🤌🏼。對於特殊引進人員的聘期按有關約定執行🏌🏼♂️;符合首輪聘期“3+2”考核的教師聘期按照相關辦法執行;專職學生輔導員聘期按照相關辦法執行;新入職教職工首次聘任按文件規定執行🦿。所有人員聘任職務的最長任期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正常退休年限及人事聘用合同中確定的聘用期限。
四🪅、崗位設置原則
各學院(部)按照“學科、專業、學位點”一體化原則🦪,結合學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的需要,在學院(部)現有職數內提出本單位的崗位設置方案🧳,經學院黨政聯席會議集體研究確定🏌🏿♀️,報校崗位設置及聘任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備案。各學院(部)根據審核確定的崗位設置情況,開展本單位各崗位聘任工作。
五、聘任方式
(一)專業技術崗位人員
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包括學院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機關和直屬部門其他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專業技術崗位人員、中層幹部中“雙肩挑”的專業技術崗位人員)根據聘期考核方案要求和考核結果,采取直聘、競聘🥒、低聘的方式。
1.直聘人員(經本人申請可直接聘任同級、同系列👨🏻🦯、同學科專業技術崗位🧙🏽♂️❣️,簡稱“三同”崗位)
(1)經思想品德考核通過後認定為考核合格者🏂🏿。
①已達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延退手續的人員;②二級教授🧩;③“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傑出人才(萬人計劃傑出人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傑青)👫🏻、“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基金委創新團隊負責人、教育部創新團隊負責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優青)、“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青年萬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④聘期到期當年新進人員及新晉升人員;⑤特殊引進人員中聘期尚未到期者(按具體約定執行);
(2)2013-2016年聘期考核合格人員。
2.競聘人員😲🦶🏼:聘期考核基本合格者與申請晉升同級職務人員在學院現有職數內進行競聘⚫️🧑🎓。
3.低聘人員:聘期考核不合格者降低至下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聘任。
(二)管理♊️、工勤崗位人員
管理及工勤崗位人員的聘任工作由學院(部門)根據學校聘期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的聘期考核結果,給出明確的聘任意見,報校管理(工勤)崗位聘任委員會審議。
六、聘任組織
學校崗位設置及聘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崗位聘任工作,由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成員由全體校領導和黨委組織部🚶➡️、人事處、發展規劃處負責人組成👸🏼。負責審查各單位崗位聘任方案👩🦯,審定各類崗位聘任結果🧑🏽🍼。
1. 專業技術崗位的聘任工作由校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委員統一領導🕡,包括資格審查組🛻、思想品德考察組、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學術與技術能力學科評議組🧛🏽🙋🏽、答辯評議組等聘任組織🐬。
(1)各學院成立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工作小組👨🏿💼、思想品德考察小組、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小組、學術答辯評議組🔌。
崗位設置及聘任工作小組根據學校聘任工作的指導思想🦶🏻、崗位設置原則🤵🏿、結構比例、崗位職責🙌、聘用條件等規定👮🏽,按照規範程序製定本單位崗位聘任方案🎙,報學校崗位設置與聘任領導小組備案並負責實施🧹。
崗位設置及聘任工作小組由學院根據自身規模組建🚴🏻,人數一般為7-11人💆♂️,原則上聯系各學院的校領導參加各學院聘任小組🧚♀️。各二級單位黨組織紀檢委員對本單位聘用工作進行全程監督🤽♀️,並列席聘任工作小組會議。
(2)思政系列的聘任工作由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聘任委員會領導🧛🏿♀️,具體由學生工作部牽頭組織。
(3)高教研究系列、機關及直屬部門除思政系列以外的其他系列專技人員的聘任工作由其他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委員會領導🐯,具體由機關人事工作小組組織。
2. 管理崗位的聘任工作由校管理崗位聘任委員會負責🌋,工勤崗位的聘任工作由校工勤崗位聘任委員會負責🤦🏿。管理崗位、工勤崗位分別由各二級單位根據聘期考核結果,確定各崗位人員的聘任意見🗃。
3. 校紀委🎂、監察處負責組織實施對崗位聘任工作的監督,校申訴委員會受理教職工提出的申訴。
七🏥、聘任程序
(一)各類崗位聘任實施
1. 專業技術崗位(包括學院專業技術崗位🦸🏿♂️、機關和直屬部門其他專業技術崗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專業技術崗位、中層幹部中“雙肩挑”的專業技術崗位)
(1)各學院(部門)將符合直聘和根據聘期考核結果確定直接聘任9️⃣🛸、競聘🟨、低聘人員名單,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公示⌛️,接受教職工的監督。
(2)各學院(部門)負責對申報晉升人員的資格進行初步審查,並公示申報者名單、初審合格人員名單及詳細申報材料👨🏽🦱。校資格審查組對學院(部門)上報的初審合格人員進行資格復審,並公示復審合格人員名單及詳細申報材料👲🏽。
(3)各學院(部門)思想品德考察組對申報晉升專技人員進行思想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考察,思想品德考察實行“一票否決製”🚥。
(4)各學院(部門)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在教務處指導下,對申報晉升專技人員進行考察,提出考察意見,教育教學能力考察實行“一票否決製”。
(5)學校組織申報晉升專業技術職務的學術技術能力評議。
(6)各學院(部門)崗位聘任工作小組依據本學院(部門)細化的崗位聘任條件😦,結合本學院(部門)的崗位設置情況,向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提出符合直接聘任的初聘人員名單💂🏽;綜合考慮競聘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科研工作業績、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述職答辯等意見,向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提交本學院(部門)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現有職數和聘任排序建議人員名單,由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審定聘任;提出副高及以下專業技術崗位初聘人員名單,由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審核、備案🧝🏽♀️。
2. 管理、工勤崗位
管理、工勤崗位人員的聘任工作由學院(部門)根據聘期考核結果給出明確的聘任意見後報校管理、工勤崗位聘任委員會。
(二)校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委員會審定各級專業技術崗位擬聘人選名單,校管理、工勤崗位聘任委員會審定各學院(部門)上報的管理、工勤崗位推薦聘任名單👱♀️。
(三)校崗位設置與聘任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工勤崗位聘任結果。
(四)學校對2017-2020年聘期各類崗位擬聘人員進行公示。
(五)學校公布各類崗位聘任人員名單。
(六)各單位與個人簽訂聘期及年度崗位工作協議書〰️,學校完成歸檔等工作。
八、有關說明
1. 根據《意昂3專業技術崗位設置與聘用實施辦法》精神,除管理崗六級及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外𓀓,其他管理崗位人員暫不聘任專業技術職務。
2. 考慮到學科建設及教學工作需要,本次聘任在全校範圍內設置“校聘青年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認可的成就突出的,特別是在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中承擔重要任務、擔任重要工作崗位的傑出青年人才🦵🏼,若本學院(部門)職數有限💅🏼,經本人申請,經過學術評議⛑️、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審議等程序,應聘“校聘青年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具體按照《意昂3校聘青年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實施辦法(試行)》執行。
3. 本次聘任嚴格控製破格晉升。
4. 為便於各類崗位間人員流動🤺,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本次崗位聘任工作將人事派遣人員🧑🏼🚒、管理崗位工作人員納入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定範圍,進行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定,評定的最高等級為中級,資格與工資🦹🏻、福利待遇不掛鉤。具體評定條件參照《意昂3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聘任實施辦法(修訂)》執行。
5. 學校黨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將按照學校工作安排,另行製定《意昂3黨務工作隊伍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辦法》,適時組織實施⛹🏿。
6. 費用👩🏼🦰:申報晉升正、副高級職務崗位的費用分別為2000元/人、1700元/人🎤;申報晉升中級職務崗位(含“二同”聘任)的費用為300元/人;申報“一同”聘任的費用同晉升聘任。
九、主要時間節點
1.6月15日,文件發布,各單位確定聘任工作小組、思想品德考察組、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競聘答辯評議專家組及工作聯系人名單🎂,並報人事處備案。
2.6月22日前,各類崗位人員根據崗位性質完成相應聘任申請表格填寫。
(1)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申請同級崗位續聘的🏬,填寫《專業技術職務申報表(B表)》。
(2)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申請晉升的,須同時填寫《專業技術職務申報表(B表)》及《專業技術職務申報表(A表)》,並按晉升規定提交學術評議材料。
(3)管理🏢、工勤崗位人員分別填寫相應的《聘任申請表(續聘)》🪢⚫️。
3.6月28日前🧏🏼♂️,各部門完成晉升申報人員名單公示、資格初審⛹🏿♂️。包括資格初審合格人員名單公示(5天)🌧,個人業績材料實物公示(公示地點報人事處備案)。
4.6月30日前,各部門根據2013-2016年聘期考核結果及崗位設置情況,將申報晉升專技崗位初審合格人員的申報材料報人事處。
5.7月12日前,學校完成學院上報資格審核合格人員的復審工作,並公示復審合格人員名單(5天)👩🏽🎨,並將申報晉升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評議材料送審。
6.8月15日前,學校將學術評議結果反饋學院。
7.9月8日前🚇,完成申報晉升的專業技術人員思想品德考察、教育教學能力考察及各級專技崗位的競聘答辯工作。
8.9月13日前,各單位完成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聘任推薦、副高級及以下專業技術崗位初聘和管理🥐、工勤崗位初聘工作𓀂。
9.9月14日,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審定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排序建議人員名單👲🏼、副高及以下專業技術崗位初聘人員名單🍀。
10.9月15日,校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委員會🫸🏼、校管理崗位聘任委員會、校工勤崗位聘任委員會分別審定各類崗位推薦聘任人選名單。
11.9月18日,校崗位設置及聘任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各類崗位聘任結果。
12.9月22日前,學校完成各類崗位擬聘人員公示。
13.9月30日前🧑🧒🧒,學校發文,各單位與個人簽訂聘期及年度崗位工作協議書。學校完成歸檔等工作。
聯系人:陳老師 葉老師 電話: 61900263
十🕌、本次聘任中各部門未聘及拒聘人員:可以根據“雙向選擇”的原則,在規定時間內(3個月),應聘校內外其他崗位,未聘、拒聘人員人事關系仍保留在原工作部門,在此期間應積極主動參加業務技能培訓,參加培訓的所有費用原則上自理👩🏽🍳🧑🏻🦽。超過3個月的人事關系移交校人才交流中心💆,在與學校聘用合同到期前,未上崗的人員,6個月以內🏢,發放國家工資、地方津貼等待遇,停發校內津貼;7-12月,發放國家工資;13個月以上🏋🏽♂️👸🏼,發放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在聘用合同到期後👨🏽🦱,按有關規定解除聘用合同。
未聘、拒聘人員如屬於“25🧲,雙10人員”(本單位工作已滿25年,或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已滿10年且年齡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已不足10年的人員),未上崗的👩🏿🍼,按《上海水產大學待崗暫行管理辦法》處理。
十一✏️⇨、聘任工作涉及的文件和表格請直接在數字校園平臺“2013-2016年崗位聘期考核及2017-2020年崗位聘任工作專欄”下載🤷🏻♂️。
十二、如對本次聘任結果有異議,可自爭議發生之日起15日內,向校人事爭議協調委員會提交書面申訴或復議要求🌀。
十三、本文件由校人事處負責解釋。
附件:意昂3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聘任實施辦法(修訂)
附件
意昂3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聘任實施辦法(修訂)
為進一步深化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度改革😇,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養和業務素質的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和《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試行)》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製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註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2.落實教育部等五部門《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幹意見》等文件精神,遵循人才成長規律🥮👩🏻🦼➡️,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進一步完善教師職稱評審方法🔵,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師,按照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不同學科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研究類型📊,建立分類評價標準,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實際貢獻為主要內容的評價方式,科學、客觀、全面地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規範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
3.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幹意見》文件精神↙️,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製💂🏿♀️,在同等條件下,凡獲得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獎勵,或在學校以上組織的各類教學教育評獎中獲得獎勵稱號的教師💤,以及在學校其他各項工作獲得突出成績的教師可優先晉升聘任。
二、聘任工作組織及職能
(一)學校聘任工作組織及職能
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由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統一領導,由資格審查組🫰、思想品德考察組✴️、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學術與技術能力學科評議組、答辯評議組等聘任組織。
1.資格審查組。按照《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試行)》所確定的基本任職條件,對申報人員的任職資格進行審查和對申報材料進行核實。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資格審查由院校兩級共同負責👮🏿♀️。學院(部門)組織對申報人員的業績成果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對照聘任條件進行初步審查👨🏻🦯。校資格審查組成員由人事處✴️、教務處、研究生院、科技處💇🏼、學生處等有關人員組成。其中人事處負責實際任職年限、各種資格證書的審核;教務處負責本科教學課時數(含教學質量評價)🌖、課程屬性👨🏽🦲、教改項目及教學成果獎項等相關本科教學內容的審核;研究生院負責研究生教學課時數(含教學質量評價)、課程屬性、指導研究生論文獲獎等內容的審核;科技處負責學術論文🧑🚀、科研項目、科研獲獎等的數量及級別的審核👱🏼;學生處負責課程導師👰🏻♀️、課程思政、課外導師等內容的審核🤿。
2.思想品德考察組(可授權部門分黨委實施)。負責對申報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進行考察,確定審核意見,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製。
3.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按照《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辦法(試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開展市屬高校骨幹教師教學激勵計劃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的要求和《教師職務和其他專業技術職務聘任中對教育教學能力考評的若幹規定》(教務處另行製訂)對申報人員的教育教學能力及工作實績進行考察評議🌉。具體工作由教務處組織實施🧑🍼,可在教務處指導下授權各學院🤛🏻、部門實施😥📛。
4.學術與技術能力學科評議組。學術評議按上級有關規定執行👶,可采用集中評議或外審等形式🤸🏻♀️。具體工作由人事處組織實施,中級及以下人員可授權學院(部門)實施。
5.答辯評議組(可授權學院實施)。由學校(學院)聘請校內外專家組成☝🏽,負責對申報人員進行學術答辯。
6.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簡稱“校聘委會”)由校領導、人事處、教務處、科技處、研究生院負責人及教授代表組成🗼,校長任主任(校領導和部門負責人按崗位設置人員自然更替)🐻❄️,負責對已經通過各環節的申報人員進行資料審查和評議🚡、審核學院推薦(含教研室👩❤️👩、團隊負責人)意見,確定擬聘人選🪚,由校長聘任,具體由《意昂3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工作規程(試行)》規定🧙🏽♀️。
(二)學院(部門)聘任工作組織及職能
各學院(部門)成立聘任(推薦)小組及成立相應聘任組織👩🏻🦱。
1.學院(部門)思想品德考察小組👩🦼➡️。各學院(部門)成立由分黨委書記(或總支書記)為組長的思想品德考察小組,負責對本單位申報人員進行思想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考察工作,提出考察意見。
2.學院(部門)教育教學能力考察小組。各學院(部門)成立由院長或分管教學副院長(負責人)為組長的教育教學能力考察小組🐕,負責在教務處指導下對申報人員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行評議,提出考察意見。
3.學院學術答辯評議組。(1)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任組長🤲🏻;(2)組員由學院學術委員會或教學工作委員會等專家組成,必要時可邀請校內外其他專家參加;(3)組織本學院申報副高級及以下人員的述職或答辯🦀,並結合學術材料評議結果進行綜合評議🐠。
4.學院(部門)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小組。各學院(部門)成立由院長為組長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小組,負責對應聘本部門高級職務崗位的人員在綜合其學術技術能力評議意見及在學院工作貢獻的基礎上,對照學院崗位聘任條件,依據在學院(部門)現有職數內經學院黨政聯席會議集體研究確定的崗位設置🦹🏼♀️,提出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聘任排序建議人員名單。對副高及以下專業技術崗位,針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向院長(或部門負責人)提出初聘人員名單🧚🏼,報校聘委會審定。申報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高等教育研究系列的由學校專門組織負責推薦。
各聘任工作組織由學院根據自身規模組建👨🍳,人數一般為7-11人🤸🏿♀️。考察、評議組及聘任小組對應聘人員的考察🩼、評議或擬聘人選的推薦🦏,均以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投票不可事先預投票🫷🏿、委托他人代投票或事後補投票,投票結果分為同意👋🏼、不同意和棄權⛵️。考察組👳🏼♀️、評議組和聘任小組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出席,應聘人員獲全體考察🧑🏻🦯⛑️、評議組或聘任小組應到會成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票👨🏼🔧,即為通過有效。考察、評議組或聘任小組成員在考察、評議或聘任本人或其直系親屬時🛏,應予回避。各學院分黨委(直屬黨支部)紀檢委員列席學院聘任小組會議🎦。
三、工作範圍
1.本辦法適用於學校已設立的高校教師🧾、科學研究(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實驗技術等系列的高級、中級𓀊、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的聘任👷🏻♀️。
2.其他系列晉升聘任工作采取考試或社會評審的方法進行👩🏼🦱,通過相關考試或評審取得任職資格的人員,在同時具備學校規定的設崗和崗位要求後進行聘任。
須參加考試取得資格後進行聘任的系列有:
(1)衛生系列的中初級(主治醫師🎈、主管護師🚴♂️、醫師👨👦👦、護師🙃👨🏼✈️、醫士、護士等)
(2)檔案系列的中初級(館員🧏🏽、助理館員)
(3)經濟系列的中初級(經濟師、助理經濟師、經濟員)
(4)會計系列的中初級(會計師、助理會計師、會計員)
須通過社會評審取得任職資格或達到相應學術能力後進行聘任的系列有:
(1)衛生系列的高級職務
(2)檔案系列的高級職務
(3)經濟👂🛀🏿、會計系列的高級職務
(4)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系列的高級職務
(5)高教研究系列的高級職務
3. 學校黨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將按照學校工作安排,另行製定《意昂3黨務工作隊伍專業技術職務評審辦法》🦸🏻♀️,適時組織實施。
4.凡校內外在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滿足條件的教師和其他系列技術職務的工作人員👨🏻🔧,可以應聘本校的相關專業技術職務崗位🥷🏿。
四、專業技術崗位申報的基本條件
(一)思想政治表現和職業道德要求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2.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恪守學術規範,遵守學校的規章製度,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學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工作中,能全面地、熟練地🙎🏽♂️、認真地履行現任職務職責,主動積極承擔和完成學生教育工作,自覺維護學校聲譽,成績顯著。
3.遵守法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風端正。
(二)身體條件要求
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三)學歷學位要求
1.除從事公共課、基礎課(具體範圍另行公布)🪷,以及藝術等特殊學科教學的教師外,凡1958年1月1日—1962年12月31日之間出生的教師申請晉升教授崗位,原則上應具備碩士以上學位;凡196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教師申請晉升教授崗位,原則上應具備博士學位🪹👶🏻;凡196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教師申請晉升副教授崗位,原則上應具備碩士學位📨。從事成果轉化和農業推廣類學歷要求可適當放寬🫖🧔🏿♂️。
2.博士點學科人員🧲:35周歲以下申請晉升副教授原則上應具備博士學位。
3.其他系列任職學歷學位原則上參照上述要求執行(以相關機構接受學術評議的要求為準)🚶➡️。
(四)任職資歷要求
1.教授:具備博士學位,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5年(滿60個月,以下類推)以上副教授職務;具備碩士學位,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8年以上副教授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者第二學士學位或者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得碩士學位👳🏽♀️,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9年以上副教授職務;獲得學士學位或者本科學歷,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11年以上副教授職務⚜️。
其他系列聘任正高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2.副教授:具備博士學位🐟,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2年以上講師職務;具備碩士學位,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5年以上講師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者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或者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7年以上講師職務🕺🏼;具備學士學位,並原則上應實際擔任8年以上講師職務🤷🏻♀️;博士後出站人員在站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時間可視同於擔任講師職務的年限♞。
其他系列聘任副高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3.講師🤹🏼♂️:具備博士學位🎶;具備碩士學位,並實際擔任2年以上助教職務;獲得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者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或者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員🚨,實際擔任3年以上助教職務;具備學士學位,實際擔任5年以上助教職務,並學習過碩士研究生主要學位課程👱🏿♂️,考試成績良好。
(1)自然科學研究、兼職高教研究🔊、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版(編輯)📋、衛生系列聘任中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2)工程、實驗、圖書資料、檔案、經濟🏬、會計、出版(技術編輯)系列相應學歷任職時間符合上述要求外,大學專科畢業的,實際擔任助理級職務7年以上可聘中級職務。其中實驗系列中專(高中)畢業,實際擔任助理級職務8年以上可聘中級職務。
4.助教⭕️: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證書或第二學士學位或具有研究生學歷而未獲碩士學位👏;獲得學士學位🧚🏼♂️,一年見習期滿🤘🏿。
(1)自然科學研究、兼職高教研究、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版(助理編輯)系列聘任初級職務任職時間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2)工程👬、實驗、圖書資料🐘、檔案、經濟🤹🏽♂️、會計、出版(技術編輯)、衛生系列相應學歷任職時間符合上述要求外,大學專科畢業的,實際擔任員級職務2年以上可聘助理級職務;中專畢業🙋🏼♀️,實際擔任員級職務5年以上可聘助理級職務⭕️。
5.工程🏇🏿、實驗、圖書資料、檔案、經濟🕵🏻♀️、會計、出版(技術編輯)、衛生系列設員級職務(技術員、實驗員🧑🏼🦱、管理員、經濟員、會計員🉐、技術設計員、醫士):
大學專科、中專畢業,一年見習期滿🫲🏽。
6.有關說明🫸🏽:
(1)全日製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職務認定👲🏻:
博、碩士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6個月考核合格後可聘中級、助理級職務(認定時必須具有博士、碩士學位)。
大學本科畢業參加工作1年見習期滿考核合格後可聘助理級職務🌩🧓🏽。
大學專科畢業參加工作1年見習期滿考核合格後可聘員級職務;任員級職務滿2年,可聘助理級職務。
(2)攻讀學位(含在職)和擔任專業技術職務有交叉和間斷情況者👩🏼⚕️,根據相應的任職年限要求,按照實際擔任職務履行工作職責的時間進行年限折算,達到規定年限要求者為正常晉升🧛🏿♀️,否則為破格晉升。
(3)任職年限指實際任職時間(按月計算),脫產進修的時間不計入任職年限⚗️。
(4)各系列人員原則上不轉崗👵,確因工作需要轉其他系列同級崗位的👩🏻,須按以下要求執行🚣🏼:申報同級不同系列不同學科(簡稱“一同”)人員💶,按職務晉升的要求執行🧑🏼🦰;申報同級同系列不同學科(簡稱“二同”)人員,其學術技術能力評議結果由部門聘任小組提供;申報同級同系列不同學科人員🗣,其學術技術能力與職務晉升的要求相同🔋。原則上不實行轉系列晉升,轉入新系列崗位工作滿一年後,才能提出申請晉升🌒。由社會統一評議的👨🦯,按社會評議機構的統一要求進行。
(五)外語水平要求
1.初聘助教原則上須提供全國或上海市職稱外語等級B級證書(長期有效),或提供國家大學英語四級合格證書(新版國家大學英語四級成績達到425分(含)以上)🙋🏼♀️。
2.初聘講師(含從事體育🤷♂️、藝術等特殊學科教學的教師)原則上須提供全國或上海市職稱外語等級B級證書(長期有效)🏇🏼,或提供國家大學英語六級合格證書(新版國家大學英語六級成績達到425分(含)以上)🦹。
3.初聘教授、副教授(含從事體育、藝術等特殊學科教學的教師)原則上須參加全國或上海市職稱外語等級考試🦕,並取得A級證書(長期有效)🔴,或提供能證明外語水平的相關材料👩🏻🚀。
5.以下人員采取考核古漢語或醫古文的方式⛹🏽♀️🛐,或提供能證明外語水平的相關材料:
(1)從事中醫🕋、中藥專業和中西醫結合專業的;
(2)從事圖書資料專業的🧑🏼🏫;
(3)1959年12月31日前出生,從事檔案、新聞專業的🧗🏼。
6.其他系列的職務初聘、晉升原則上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六)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1.初聘教授🙋🏼♂️🤴🏿、副教授、講師職務原則上應取得教育中介機構頒發的相應計算機應用能力合格證書(A級證書長期有效),或者參加全國或上海市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並獲相應等級證書(A級證書長期有效)👱🏽♂️,或提供能證明計算機應用水平的相關材料⭕️。
2.其他系列的職務初聘、晉升原則上參照上述要求執行🔛。
(七)年度和聘期考核要求
申報晉升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在前任職年限中的年度人事考核、崗位績效考核和聘期考核結果必須是稱職(或合格)及以上等級👩⚖️。
(八)教育教學能力要求
1.高校教師系列(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須具備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
2.初聘各級職務的教師應具有相關必須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應當完成學校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教學工作量要求)🦹🏻🤦🏼。
3.晉升教授、副教授原則上每年須系統承擔一門及以上本科生基礎課或專業課🧑🏻🦲;晉升教授原則上應指導過一屆合格的碩士研究生,或承擔過研究生課程;同時需承擔過指導青年教師或參與指導(師資)博士後任務👩👧👦📋、培養助教任務,帶教人數不少於1人🦝。不主講本科課程或達不到本科教學基本工作量和質量的或連續兩年不講授本科課程的教師,不能聘任教授或副教授職務。激勵計劃實施後的各申報年度,晉升教授職務者每學年為全日製本科學生授課不得低於108課時。任現職以後累計完成主講本科課堂教學工作任務的最低累計要求如下(含資歷破格人員)🔳:
----講師晉升副教授🙋🏼♀️:
教學型:博士學位🙋🏻,384課時👩🏻🦽;碩士學位,960課時𓀓;學士學位⟹❌,1536課時。
教學科研型:博士學位♌️,256課時;碩士學位🦵,640課時🦹🏽♂️;學士學位,1024課時。
應用推廣型:博士學位,128課時;碩士學位🚴🏽♂️👎🏼,320課時;學士學位,512學時🛻🐰。
----副教授晉升教授:
教學型:博士學位,960課時;碩士學位👨🏼⚕️,1536課時🎼;學士學位🧢,2112課時。
教學科研型:博士學位🏌🏿♀️,640課時🧞♂️;碩士學位👉,1024課時;學士學位,1408課時🤛🏼。
應用推廣型😻:博士學位👩🏿🚀,320課時;碩士學位,512課時🏨⏳;學士學位,704課時👶🏼。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系列人員課時數按《上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務聘任辦法(試行)》(滬教委人〔2007〕3號)文件有關精神執行😭。
4.對不能履行教育教學職責🏄♂️,或拒不簽訂崗位工作協議書,以及未完成年度《崗位工作協議書》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60%者,未達到規定的教育教學質量要求😜,經教育教學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將不能續聘或聘任其擔任高一級教師職務。
5.經學校批準的參加校級以上國內外進修或掛職鍛煉項目的教師🛸,進修期間可扣除相應時間的教學工作量後進行累加計算(延期期限除外)✋🏽。
(九)其他基本(必備)要求
(1)碩士或學士學位獲得者晉升講師職務🛁,須至少擔任過1年的輔導員或課程導師(班主任),或課外指導教師。
(2)博士學位獲得者晉升副教授職務🧚🏻♀️,須至少擔任過1年的輔導員或課程導師(班主任)🐕🦺🦹🏻,或課外指導教師。
(3)35歲以下青年教師晉升高級職務必須有累計1年以上的產學研踐習時間。自2014年1月1日起,教師申報晉升高一級職務應滿足每五年中須有累計6個月以上到生產一線(或海上)參加實踐工作🧙🏿♀️、從事科學研究與調查工作的產學研踐習經歷。
(4)自2012年1月1日起,晉升專任教師系列副教授🟠、教授必須獲得一項以上校級或以上教學成果獎項或科學成果獎項(排名前5名)。
(5)自2013年1月1日起,新進校從事高校教學工作不滿1年的教師🚣🏽♀️👮🏽♀️,晉升副高及以上專技職務的🤨,須擔任助教工作1年以上。
(6)2003年1月1日以後進校教師首次申報專技職務,需參加本校“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開發研修班”,並獲結業證書。
五、學術與技術能力任職要求
(一)高等學校教師系列
理工農類
1.教授
(1)教授(教學型)
教學型的申報範圍包括:原則上是專職從事計算機應用基礎➞、程序設計語言、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力、機、電和化學等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的專任教師👷🏼♀️🧎🏻♀️➡️。
應聘教授(教學型)崗位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③,切同時符合第④—⑧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等同第一作者,下同)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與從事學科相關的學術論文(以下簡稱“學術論文”)4篇及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學論文由教務處認定)(計算論文數量時☄️,影響因子5.0以上的SCI/ CCF/SSCI/《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等論文按B類期刊的3倍計算、C類期刊的6倍計算,教學型教授若發表此類高影響因子論文,需是教學類論文,下同)👍🏼;
②教學認真負責,事跡突出,教學方法先進🏋🏽🫐,一貫教學效果好,教學水平高,沒有發生任何教學事故;
③主持過省部級以上教學研究(包括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等)項目1項(具體由教務處認定);
④教學🐑、科研成果:a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或b. 主編教材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材獎二等獎以上獎勵2項或三等獎3項🩶;或c.主持獲得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或d. 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0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2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
⑤教材🏌🏿♀️: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正式出版省市級統編教材2本以上(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8萬字),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⑥主持省部級教研項目或基金類競爭性科研項目1項以上及以上💄;
⑦獲得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次及以上;
⑧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至少1篇教研教改論文或在C類及以上期刊發表2篇學術論文。
(2)教授(教學科研型)
應聘教授(教學科研型)崗位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⑧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3篇為A類期刊⛷;
②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或主持過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以上;或近四年以來主持的橫向科研項目到賬經費150萬元及以上,或承擔的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300萬元以上。
③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
④教學、科研成果🙋🏻♂️:a. 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0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排名前2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或b.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或c.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3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⑤教材或專著: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公開出版教材或學術專著2本以上,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或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⑥獲得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次及以上;
⑦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⑧學術專著🌰:作為第一完成人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及以上。
(3)教授(應用推廣型)
應聘教授(應用推廣型)崗位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⑨條件之一🦡。
①長期堅持從事應用研究🪒、或基層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並已實際在農業推廣一線工作8年以上👩🏻🔧,具有較高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②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與應用技術推廣密切相關的論文3篇以上;
③以第一或第二責任人身份主持或為主製定行業技術規程2部以上,且實施後效果顯著(以應用實施證明為準);
④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或農業技術推廣獎2項以上📍;
⑤選育新品種2個以上經審定並推廣,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⑥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並已推廣應用(以專利獲得證書及專利應用證明為準);
⑦獲得經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管理部門鑒定的科技成果或主持過省部級農業技術推廣或開發項目2項以上,經省部級主管部門驗收,取得顯著效益(以農業推廣業務主管部門出具的項目推廣實施證明為準);
⑧作為第一負責人科研成果轉化到賬金額500萬元及以上🏄🏿♀️💀;
⑨長期從事政策咨詢工作,其成果被省部級政府采納或獲得肯定性批示3項以上(以省部級人民政府公章或省部級領導人肯定性批示為準)。
2.副教授
(1)副教授(教學型)
應聘副教授(教學型)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⑦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及以上,其中有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學論文由教務處認定);
②教學認真負責,事跡突出,教學方法先進,一貫教學效果好,教學水平高,沒有發生任何教學事故;
③教學、科研成果👳♂️:a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2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4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b.作為主要編撰人編寫的教材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材獎三等獎以上獎項1項👨🏿🎤;或c🦸🏽♂️,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2)獲得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或d. 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6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4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
④教材: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正式出版本專業教材或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⑤主持或作為第一參加人參與省部級教研項目、基金類競爭性科研項目1項以上;
⑥獲得校教學、科研成果獎2次及以上;
⑦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不含通訊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教研教改論文或學術論文1篇以上👈🏼。
(2)副教授(教學科研型)
應聘副教授(教學科研型)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條,且同時符合第②—⑥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1篇為A類期刊論文;
②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
③教學⇒、科研成果:a. 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6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4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c🤕,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獲得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或b.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2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4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c.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④教材或專著: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公開出版教材或學術專著1本以上🏌🏽♂️,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或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⑤獲得校教學✧、科研成果獎2次及以上;
⑥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2)副教授(應用推廣型)
應聘副教授(應用推廣型)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應當符合下列第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⑨條件之一😼。
①長期堅持從事應用研究👶、或基層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並已實際在農業推廣一線工作5年以上;
②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與應用技術推廣密切相關的論文2篇以上;
③以第一或第二責任人身份主持或為主製定行業技術規程1部以上,且實施後效果顯著(以應用實施證明為準);
④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位)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或農業技術推廣獎1項以上;
⑤選育新品種1個以上👰♂️,並推廣運用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⑥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並已推廣應用(以專利獲得證書及專利應用證明為準);
⑦獲得經省部級及以上成果管理部門鑒定的科技成果或主持過省部級農業技術推廣或開發項目1項以上,經省部級主管部門驗收,取得顯著效益(以農業推廣業務主管部門出具的項目推廣實施證明為準);
⑧作為第一負責人科研成果轉化到賬金額200萬元以上;
⑨長期從事政策咨詢工作,其成果被省部級政府采納或獲得肯定性批示1項以上(以省部級人民政府公章或省部級領導人肯定性批示為準)🦹。
人文社科類
1.教授
(1)教授(教學型)
教學型的申報範圍包括:原則上是專職從事公共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外語、公共體育等公共基礎課程👩🏼💻、文學藝術等教學的專任教師。
應聘教授(教學型)崗位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③,且同時符合第④—⑧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含通訊作者,下同)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與從事學科相關的學術論文(以下簡稱“學術論文”)4篇及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學論文由教務處認定)((計算論文數量時,影響因子2.5以上的SCI/SSCI/《經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等論文按B類期刊的4倍計算、C類期刊的8倍計算,下同);
②教學認真負責🏌🏽♂️,事跡突出❤️🔥,教學方法先進,一貫教學效果好👨🏻🎤,教學水平高,沒有發生任何教學事故;
③主持過省部級以上教學研究(包括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等)項目1項(具體由教務處認定);
④教學、科研成果:a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或b.主編教材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材獎二等獎以上獎勵2項或三等獎3項👮🏻♂️;或c,主持獲得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或d. 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0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2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
⑤教材:(主編或副主編)正式出版省市級統編教材2本以上(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8萬字),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⑥主持省部級教研項目或基金類競爭性科研項目1項及以上;
⑦獲得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次及以上;
⑧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至少1篇教研教改論文或在C類及以上期刊發表2篇學術論文。
(2)教授(教學科研型)
應聘教授(教學科研型)崗位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⑧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C類及以上期刊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篇以上,其中碩士點(新增學位點不滿一屆者除外)學科人員必須有4篇為B類及以上期刊;
②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或主持過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以上;或任現職以來承擔的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達到30萬元以上(具體由科技處認定);
③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
④決策咨詢報告: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提供並獲批省部級決策咨詢報告2項以上(以省部級領導人肯定性批示為準);
⑤教學🏚、科研成果👩⚖️🍥:a. 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0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排名前2)以上獎項2項以上;或b.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以上獎項2項以上👧🏽;或c.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3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⑥教材或專著🌆: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公開出版教材或學術專著2本以上,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或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⑦獲得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次及以上;
⑧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⑨學術專著🧑🏭:作為第一完成人公開出版省部級出版基金資助的學術專著1部及以上。
2.副教授
(1)副教授(教學型)
應聘副教授(教學型)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所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⑦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及以上🏌🏿♀️,其中有1篇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教學論文由教務處認定)📢;
②教學認真負責🧘🏼,事跡突出🏣,教學方法先進,一貫教學效果好🧑🚒,教學水平高,沒有發生任何教學事故;
③教學、科研成果:a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2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4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b.作為主要編撰人編寫的教材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材獎三等獎以上獎項1項🦻🏼;或c,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2)獲得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或d. 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6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4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
④教材: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正式出版本業教材或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⑤主持或作為第一參加人參與省部級教研項目🦫、基金類競爭性科研項目1項以上;
⑥獲得校教學、科研成果獎2次及以上🛹;
⑦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發表教研教改論文或學術論文1篇以上。
(2)副教授(教學科研型)
應聘副教授(教學科研型)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條,且同時符合第②—⑥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𓀂: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發表在B類及以上期刊📠;其中,碩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2篇為B類及以上期刊論文;
②決策咨詢報告: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提供並獲批省部級決策咨詢報告1項以上(以省部級領導人批示為準);
③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
④教學、科研成果: a. 教學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6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4名,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全英語示範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排名前3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b.科技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2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4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c.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⑤教材💠、教學參考書:作為主要編撰人🙍🏿♀️,已公開出版省市統編教材🧏🏼、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或者作為主要編撰人,公開出版教材、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
⑥獲得校教學、科研成果獎2次及以上;
⑦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及以上。
3.講師
應聘講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④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C類及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博士點學科教師應發表B類及以上期刊上;
②發明專利/決策咨詢成果:獲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前3位,以證書為準),或決策咨詢成果被省部級政府采納或獲得肯定性批示1項以上(以省部級人民政府公章或省部級領導人肯定性批示為準);
③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
④教材或專著:作為主要編撰人(主編或副主編)公開出版教材或學術專著1本以上🫸,且已使用兩遍以上、效果良好,或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二)自然研究系列
研究員♣︎:
應聘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③,且同時符合第④—⑦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3篇為A類期刊論文👷。
②獨立或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校科技進步三等獎及以上1項;
③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及以上👋🏻;或任現職以來承擔的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500萬元以上🧑🏿🦱,或主持的橫向科研項目累計到賬經費300萬元以上;(具體由科技處任定)
④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c.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3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⑤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
⑥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A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2篇以上;
⑦學術專著:作為第一完成人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及以上📝✍🏼。
副研究員
應聘副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③🧏🏿♀️,且同時符合第④、⑤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篇以上,其中🍙,博士點學科人員必須有1篇為A類期刊論文;
②獨立或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校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一項或主持過國家基金項目↩️;
③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2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4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以上獎項1項以上👩🏼🦳;或c.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④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
⑤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A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助理研究員
應聘助理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④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②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二完成人獲發明專利2項以上;
③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科技成果獎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5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以上;
④教材✋🏼、教學參考書⛵️:作為主要編撰人之一,公開出版省市統編教材、教學參考書1本以上❓🧜;或作為主要編撰人編寫教材、教學參考書、實驗講義,在校內教學中使用1遍以上🤸🏼♂️,效果良好🌕。
(三)高教研究系列
研究員
根據《上海市教委關於完善上海市高等學校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的意見》 (滬教委人[2012]1號)中有關條款執行🏬🤎。
副研究員
根據《上海市教委關於完善上海市高等學校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工作的意見》(滬教委人[2012]1號)中有關條款執行🪕。
助理研究員
應聘助理研究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④條件之一。
①受聘學校及下屬單位黨政管理部門工作崗位,承擔學校黨務🎧、行政及教學科研輔助管理工作。
②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C類及以上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③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獲得校級科技進步獎或教學成果獎1項以上🏔。
④調研報告🤙:獨立完成高質量的高教研究報告1篇以上(經部門負責人確認)。
註:兼職高教系列副高以上職務學術評議根據接受學術評議機構要求進行🦿。
(四)工程技術系列(僅限工程類學科實驗室或工程技術部門申報)
高級工程師
應聘高級工程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條🧗🏼,且同時符合第②—⑤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或技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發表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
②發明專利🎳:作為第一完成人獲1項以上國際或國家發明專利或3項實用新型專利。
③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7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
④作為獨立或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或技術論文1篇,並作為主要編撰人公開出版教材、教學參考書或實驗講義1本以上🙎🏻♂️。
⑤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或技術論文2篇以上🈸。
工程師
應聘工程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④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C類及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②發明專利🧆:獲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前3位,以證書為準)⛔️。
③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校級教學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或作為完成人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
④教材、教學參考書🌿:參編公開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書或參編實驗講義(以署名為準)。
(五)實驗技術系列
高級實驗師
應聘高級實驗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後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和②🧔🏿♀️🐩,且同時符合第③—⑤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較高水平的有關實驗室建設或實驗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發表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
②實驗課程指導:講授或指導過2門以上實驗課👉🏼,並編寫過實驗講義或實驗教材;
③發明專利🕵🏽♀️:作為第一完成人獲1項以上國際或國家發明專利或3項實用新型專利;
④教學成果、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7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部級以上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
⑤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B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有關實驗室建設或實驗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實驗師
應聘實驗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條,且同時符合第②—⑤條件之一💆🏻♀️🥺。
①承擔1門以上實驗課教學任務。
②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C類及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有關實驗室建設或實驗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1篇以上🤞🏻。
③發明專利:獲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前3位,以證書為準)。
④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獲得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𓀗。
⑤教材、教學參考書🏜:參編公開出版的教材、教學參考書或參編實驗講義(以署名為準)。
(六)圖書資料系列
1.研究館員
應聘研究館員職務的候選人應取得上海市圖書資料系列研究館員任職資格🧙🏿,或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②和第③—⑥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發表在B類及以上期刊;
②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或主持過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以上🛀🏽,以上科研項目要求均通過鑒定或者驗收合格;
③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2項以上🛳;
④學術專著: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上(第一完人);
⑤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5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3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2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1名)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2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3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⑥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2.副研究館員
應聘副研究館員職務的候選人應取得上海市圖書資料系列副研究館員任職資格,或任現職以年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②和第③—⑦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發表在B類及以上期刊;
②主持過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以上,且通過鑒定或者驗收合格;
③發明專利:獨立或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際或者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
④學術專著:公開出版學術專著1部以上(第一完人)👰🏿;
⑤教學、科研成果:作為完成人(國家級一等獎排名前15名,國家二等獎排名前10名,省部級一等獎排名前8名🧔🏽♂️,省部級二等獎排名前6名,省部級三等獎排名前3名)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1項以上;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3位)完成省部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2項以上,通過鑒定或者驗收,確認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並已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⑥獲得校教學、科研成果獎2次及以上🔽;
⑦其他學術論文: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C類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3.館員
應聘館員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③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C類及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②發明專利:獲發明專利1項以上(排名前3位🔊,以證書為準)🐀;
③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獲得校級科技進步獎或教學成果獎1項以上。
(七)經濟系列
1.高級經濟師
取得上海市經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經濟師
取得全國經濟專業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3.助理經濟師
取得全國經濟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4.經濟員
取得全國經濟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八)會計系列
1.高級會計師
取得上海市會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會計師
取得全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3.助理會計師
取得全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4.會計員
取得全國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初級證書。
(九)衛生系列
1.副主任醫(藥、護🔳、技)師
取得上海市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主治醫(藥、護、技)師
取得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證書。
3.醫(藥、護❌、技)師
取得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執業醫師資格)證書。
4.醫(藥🙎🏿♂️、護、技)士
取得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
(十)出版系列
編輯人員
1.編審
取得上海市出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編審)任職資格。
2.副編審
取得上海市出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副編審)任職資格🦊。
3.編輯
(1)取得上海市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中級資格證書。
(2)擔任助理編輯以來🙇🏿,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至少1篇學術論文🦜🍖。
4.助理編輯
取得上海市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初級資格證書💷🎻。
技術編輯人員
1.技術編輯
擔任助理技術編輯以來,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至少1篇學術論文。
(十一)檔案系列
1.副研究館員
取得上海市檔案系列副研究館員任職資格👨🏻🎤。
2.館員
取得上海市檔案系列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考試合格證書。
3.助理館員
取得上海市檔案系列初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考試合格證書。
(十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
教授
根據《上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務聘任辦法(試行)》中有關條款執行。
副教授
根據《上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職務聘任辦法(試行)》中有關條款執行。
講師
應聘講師職務的候選人任現職以來取得的學術⛑、技術成果,應當符合下列第①—③條件之一。
①學術論文🕯:原則上作為第一作者在公開出版的C類及以上學術刊物上(有CN刊號)發表學術論文1篇以上。
②教學💁🏿♀️、科研成果: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位)獲得校級教學科技進步獎或校教學成果獎1項;或作為主要完成人(排名前6位)或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學🤚🏼🤸🏼♀️、科研成果1項;或者作為主要成員(排名前6位)完成省市級以上理論研究或者應用研究項目(課題)1項。
③教材、教學參考書:參編公開出版的教材(以署名為準)。
註: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系列副高以上學術評議按上級要求進行。
有關說明:
(1)申報晉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在近三年內主持科研項目的經費,教師系列原則上不低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研究系列高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的20%。
(2)申報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在近三年內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的經費(申請者擁有的科研經費),教師系列原則上不低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研究系列高於同類同級的聘期年度平均水平的20%。
(3)期刊分類:
A類期刊🌃:被SCI🪐、SSCI🍐、A&HCI🔣、CCF(A、B類)收錄或檢索的期刊論文🔣、《中國社會科學》(含外文版)、《經濟研究》、《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B類期刊:被EI(正刊)、CCF(C類)《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庫(發表論文當年版🚝,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庫(發表論文當年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收錄或檢索的期刊論文;主要內容被《新華文摘》或《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的(不含論點摘編)學術論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的學術論文;《人民日報》理論版、《文匯報》理論版、《解放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周刊頭版上發表的理論文章;《求是》雜誌上發表的理論文章。
C類期刊: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拓展庫(發表論文當年版,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拓展庫(發表論文當年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發表論文當年版👨🏻✈️,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專業期刊。
D類期刊:被EI、CPCI檢索的會議論文上發表的論文。
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指有CN或ISSN刊號的刊物。
A-B類期刊均不包括增刊🛵、特刊👬、專輯、會議論文集👩🏻💻、網絡版。
所有申報材料必須是學校公布的截止時間前已獲得、已公開發
表🌵、已批準立項的項目、論文等(截止時間前提供書面材料)。
(4)科研項目等級界定:(以科技處認定為準)
國家級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省部級人文重點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二級課題及以上級別項目🤓、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二級課題及以上級別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政策引導類科技計劃及專項項目等🤎。
省部級科研項目:
除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外的國家其他各部、委下達的有關課題(不含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建設兵團各委😵💫🎱、廳(局)下達的有關課題🚮;各類通過公開評審的基金類項目,包括全國教育科學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項目、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公開招標的重點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項目、國家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經公開評審的其他人文社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
(3) 二級課題指合同或協議負責人明確名列一級科技計劃課題任務書(或合同書)及經費預算書中的課題;
學校將以上述基本要求為基礎💬,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以社會評價結果和近三年校內同級崗位履行崗位職責的平均業績水平作為評價依據,綜合考察申報高級職務人員的科研能力✊🏿,進行擇優聘任🤸🏿♀️。
六、破格晉升
按《意昂3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破格聘任實施辦法(修訂辦法)》執行🫃🏻。
七👩🚒、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原則
1.學術水平與技術能力評議堅持以社會評價為主導👊🏽,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原則進行。
2.學校按規定進行學術評議📲,申報高級職務的評審材料的外送份數為5份🚶♂️。
3.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通過的標準為💇🏽♂️🙅🏻:評議結果為“達到”或“基本達到”的票數大於等於3為通過。學術評議通過的🧔🏿♂️🛷,有效期為3年,學術評議未通過的,暫停一年申報。
4.校外評議由學校根據專家庫送審。學校按照二級學科建立專家庫🧋📽,從中隨機選擇評議專家🤚🏽。評議采用集中或通訊評議的方法進行。
八🤴🏿、高級崗位晉升聘任工作程序
1.公布崗位聘任信息:根據學院(部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設置比例💪,在充分考慮學科發展需要的基礎上,由人事處會同學院(部門)確定年度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晉升聘任信息。學院公布缺崗學科名稱、崗位名稱9️⃣、數額🐮、崗位職責和聘任條件等。在新一輪聘期與晉升聘任年度同期時,可將所有崗位一起公布👐🏿,其他年份只公布缺崗情況。同時公布時間安排🏌🏼♂️。
2.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學院(部門)提出申請,填寫申報表,提交有效證明和評議材料。
3.資格審查🎓:學院(部門)組織對申報人員資格進行初審,並公示申報者名單、初審合格人員名單及詳細申報材料♎️📁。人事處應加強對各學院申報資格初審工作的具體指導。
校資格審查組對學院(部門)上報的初審合格人員進行資格復審,並公示復審合格人員名單及詳細申報材料。
4.學校組織對破格申報人員進行教學和科研能力述職評議。
5.思想品德考察組和教育教學能力考察組考察申報人員思想品德和教育教學能力🚳。
6.學術水平與技術能力評議組組織進行學術水平與技術能力評議。對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按“一事一議”,直接參加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程序,由校聘委會綜合評議後直接聘任👧🏿。
7.答辯評議組組織對申報人員的個人能力和工作業績的述職👩🏽💼、答辯。
8.學院(部門)聘任工作小組依據本學院(部門)細化的崗位聘任條件,綜合考慮申報人員思想政治表現、職業道德📟、教育教學能力、科研工作業績💂🏽♀️💆、學術與技術能力評議等意見,對應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人員進行綜合評議,學院按照核定的高級崗位數,每個崗位推薦1-2名候選人👨🏻🎤,提出聘任人選的正式推薦(排序)名單。
9.學校聘任委員會根據綜合考評意見,對副高級崗位擬聘人選進行審定🗒,對正高級崗位擬聘人選進行投票表決推薦👉。學校對擬聘人員進行公示🧝🏼♂️。
10.校長確定高級職務崗位聘任人選👩🏿🏫💁🏽♂️。
11.校長授權學院院長或部門負責人與受聘人員簽訂崗位工作協議書,學校公布聘任名單,頒發聘書。
12.學校聘任的高級職務人員名單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九、聘約與聘期
1.被聘用人員須與部門簽訂聘期及年度《崗位工作協議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聘期一般為四年,聘期內每年簽訂一次崗位工作協議書。聘期內崗位發生變化時,需與部門變更崗位工作協議書有關內容💚🩸。
2.職務聘任時間以學校聘任文件為準。聘任時間不超過學校規定的聘期,受聘期滿後須按程序提出續聘申請🏊♀️。
十🏋🏼♀️、考核
學校製定崗位考核指導性意見,各學院(部門)製定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指標和考核實施辦法🆔,定期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晉升、續聘、緩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據🧑🏿🏫。具體由《意昂3教職工崗位考核指導性意見(試行)》、《意昂3崗位聘期考核試行辦法》及各學院(部門)實施規定🔼。
十一、罰則
1.凡在聘期內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視其情節輕重,學校可解聘其專業技術職務,取消其參加職務晉升和崗位續聘的資格🤷🏽;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對思想政治表現差🦑、違背教師職業道德且造成不良影響的教師📀,實行師德“一票否決製”。
(2)教學工作嚴重失職💴,出現過嚴重教學事故的🧑🏿🎄🌷,教學質量差的🧑🏻⚖️,采取教學考核一票否決權製🏃🏻➡️🛌。
(3)上一聘期內年度人事考核、崗位績效考核、聘期考核不合格的👩👦;
(4)拒不簽訂崗位工作協議書的;
(5)偽造學歷、學位💣、獲獎證書的♦︎;
(6)學術道德敗壞,申報業績😼、成果時弄虛作假,謊報或剽竊他人成果的🚴🏿♀️;
(7)以不正當手段拉攏、賄賂🧑🏻🦲、威脅各級考察、評議或聘任組織成員的;
(8)侮辱🧖🏿🦶、誹謗👨、誣告評議組成員或者其他申報人員的;
(9)違紀違法受學校行政記大過🆗、黨內嚴重警告及以上處分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10)其他根據國家規定不符合晉升或續聘條件的。
2.對於從事職務晉升各級組織及各級工作人員的紀律與處罰規定:
(1)應嚴格遵守“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認真正確地處理申報人員的申報材料和接受咨詢;
(2)確保資料審查工作的正確性,當出現不實之處時🫡,追究材料審查人員的責任,依據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處分;
(3)各級考察、評議、答辯或聘任組織成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應嚴格遵守職務聘任工作保密製度,對在考察💩、評議🍄、答辯或聘任中發表的意見和表決結果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對向外泄露者,視情節輕重報請學校處理🐐🚅。
(4)各級考察👩🏽🚒、評議、答辯或聘任組織成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在工作中弄虛作假🧙🏼♂️、打擊報復👨🏼🎤、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濫用職權,未構成犯罪的👨🎤,由學校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分👮🏼♂️;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其他說明
1.擇優聘任主要依據近期內的工作業績情況進行發展狀態評價,當年度崗位績效、年度人事考核🪐、聘期考核的完成情況作為崗位津貼兌現的主要依據🤽🏿。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者在晉升時優先考慮。
2.學校聘委會主任會議可對引進高層次人員進行“一事一議”聘任,聘任辦法另行製訂。
3.校外專業技術人員應聘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其學術技術能力必須按照晉升聘任的要求👄,通過校內外同行專家的評議,方可辦理錄用手續🧓🏼。
4.本辦法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由人事處負責解釋。如與學校以前有關文件相抵觸的,以本辦法為準。
意昂3辦公室2017年6月15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