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19日🧚🏿♀️,受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派遣,應英國南極調查局(BAS)邀請🧺,我校海洋科學學院朱國平👩、童劍鋒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全程參加了在英國劍橋舉行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生態系統監視與管理(EMM)工作組2018年會議。朱國平還受德國阿爾弗裏德-魏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的著名南極磷蝦研究專家Bettina Meyer教授邀請,作為成員參加了隨後舉行的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磷蝦行動組(SKAG)第一屆委員會會議。來自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智利🤵🏼♀️、中國、法國✊👨🏿🔧、德國、印度、日本、韓國、新西蘭🙇🏼♂️、挪威⚄、波蘭、俄羅斯、南非、西班牙🦐、烏克蘭、英國及美國等近20個國家的62名科學家代表及CCAMLR秘書處相關人員共計約70人參加了EMM會議。會議召集人波蘭極地研究所Małgorzata Korczak-Abshire博士因簽證原因未能參加,由CCAMLR科委會主席Mark Belchier博士暫替(WG-EMM)。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趙憲勇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王新良和應一平以及東海水產研究所黃洪亮研究員也作為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本次會議💅🏽。
參加CCAMLR會議的各國代表合影
按照會議日程🧏🏻🧑🏻🎄,本次會議主要討論了磷蝦漁業的生態影響,其中包括CCAMLR58.4.1單元和58.4.2單元及48區的風險評估框架4️⃣、磷蝦漁業科學觀察🎪、磷蝦生物學與生態學和種群動力學以及CPUE及其空間動態等👩🏻🦼➡️;2019年CCAMLR水域開展的南極磷蝦調查活動,包括由挪威領導的48區多國聯合磷蝦專項調查🗝、日本東南極磷蝦大面專項調查以及挪威在48.2區開展的磷蝦專項調查等;生態系統監視與觀察,包括CCAMLR生態系統監視項目(CEMP)數據回顧以及其它監視數據審查等。會議還討論了ICED以及SOOS等國際研究組織開展的相關活動,尤其與南極磷蝦及其它生物相關的研究進展及將來的工作重點。
參加CCAMLR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
在EMM會議之後舉行的SKAG會議由Bettina Meyer教授聯合目前全球南極磷蝦頂尖科學家共同發起,旨在針對目前南極磷蝦研究及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匯集全球研究磷蝦的科學家共同解決這些重大科學問題和管理問題。來自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的Angus Atkinson博士🧋🦉,英國南極調查局Eugene Murphy博士、Geraint Tarling博士和Simeon Hill博士,德國AWI的Bettina Meyer博士,澳大利亞南極局首席科學家、我校客座教授So Kawaguchi博士🤜🏽、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Kim Bernard博士以及我校朱國平老師參加了第一屆委員會會議👨🏽💻。會議討論了目前南極磷蝦漁業管理,尤其是CCAMLR針對磷蝦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以及人類活動對該物種產生的可能影響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確認目前磷蝦研究的知識差距以及將來的研究方向🦶🏿,確認磷蝦研究的優先事宜以及解決能力建設、教育及社會服務等🌧。
在EMM工作組會議上👩🏼🍼,朱國平🔭、童劍鋒聽取了會議的各項報告和討論💢,就上述南極磷蝦生物學與生態學、南極磷蝦漁業科學觀察方案、生態系統監視以及空間管理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我國較為關切的相關問題上表達了我國的立場與態度,維護了我國的相關利益。由我校研究人員獨立撰寫並提交的1篇研究報告在會議上得到了廣泛的關註,該報告利用我國磷蝦漁業收集的樣本通過目前國際領先的技術對磷蝦的生長輪進行了研究,相關結果對於南極磷蝦年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參考,並為將來開展基於年齡的南極磷蝦資源評估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我國將來更好地開展南極磷蝦資源評估以及我國在相關進程中逐漸確立主導地位起著重要的奠定作用。在SKAG會議上🤕,作為來自於磷蝦漁業國家的唯一科學家代表🍨,朱國平就磷蝦漁業對磷蝦生物學與生態學研究的科學貢獻👭🏻、磷蝦漁業管理🏃♂️➡️🕵🏿♀️、磷蝦基礎研究面臨的問題等發表了意見和看法,並與與會科學家就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等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並達成了相關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