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海洋委師〔2018〕1號 2018年6月26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製的意見》等文件方針,結合學校“十三五”規劃和教育綜合改革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我校師德師風建設,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職工隊伍,不斷推進雙一流要求下的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特製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製的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引導教師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註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推動我校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第三條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製的工作要求🤽🏽♀️🫂: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與教師管理工作的首位,不斷健全和完善師德建設製度體系和工作機製,逐步構建宣傳教育🤷🏼♀️📺、示範引領、實踐養成相統一,政策保障、製度規範、法律約束相銜接,教育🤸🏿、宣傳、考核、監督🤘🏼、獎懲和保障相結合的師德建設長效機製,引導廣大教職工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親身踐行“勤樸忠實”的校訓精神🤦🏼♀️,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四條黨委書記和校長為師德建設第一責任人。學校師德建設實行學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司其責、各學院具體落實、教職工自我約束的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形成全校師德建設的整體合力⚂🏄🏿♀️。
第五條成立師德建設委員會🤹🏿♂️🍅,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擔任主任😮,主管教師工作的校領導擔任常務副主任,成員由黨辦(校辦)、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科技處🗽、教務處、學工部、研工部、國際交流處🛁、工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
第六條師德建設委員會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積極貫徹落實教育部〰️👨❤️👨、上海市關於“師德師風”建設的文件要求🤞,全面領導學校師德建設工作,研究審議學校師德建設總體規劃,研究決定師德建設工作的重大事項,督導師德工作的開展和落實。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黨委教師工作部🪺。
第七條各學院成立師德建設工作分委員會,由院黨政負責人任組長🥟,定期研究🎙、檢查本學院的師德建設工作,落實學校有關精神,定期向校師德建設委員會報告本學院全體教師的師德師風情況,特殊情況要實行隨報製度;每年度向校師德建設委員會提交工作報告。
第三章 工作機製
第八條構建“學校🧹、學院(部)、師生”密切配合的三位一體的工作機製,齊抓共管,形成學校、學院(部)、師生廣泛參與的師德建設工作格局🧗🏿。
第九條構建以榜樣示範為導向的宣傳機製。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師德宣傳製度化、常態化🏌️♂️,將師德宣傳作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挖掘🪀、提煉校內教師為人為學為師的大愛師魂👢,充分發揮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的激勵🧢、導向、示範作用,培育新時期教師師德先進典型🚄,以點帶面,輻射帶動,以榜樣的力量來鼓舞人、教育人🫏。
第十條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教師節等重大節慶日👩🏼🔧、紀念日以及新進教職工培訓等環節,利用網絡、微信🎾、微博、校報、廣播、宣傳欄等各種宣傳媒體形式,大力宣傳師德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努力營造崇尚師德、爭創師德典型的良好輿論環境和校園氛圍。激勵廣大教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師德規範,使依法執教、優質施教、廉潔從教、文明執教🧝♀️、樂於從教成為廣大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主旋律👩🏻🍼。對於師德建設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應對並有效引導。
第十一條構建師德建設的監督機製🧃。要建立健全師德年度評議🔣、教師師德狀況調研⁉️🌚、師德重大問題報告🪵、師德全員監督和師德輿情快速反應機製🥈,定期召開師德建設座談會,研究加強師德建設的政策措施,構建學校🧑🏻🔬、教職工、學生、家長⚜️、社會多方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教代會👨⚕️、工會、信訪辦、紀檢等各類機構在師德監督中的作用。各學院和職能部門要配合做好輿情收集和反饋工作,暢通學校和教職工的思想交流渠道。
第十二條構建師德建設考核機製👨👦。黨委教師工作部牽頭,各職能部門配合,結合實際製定操作性強的師德考核實施細則🍣,將師德考核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師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師主體地位,堅持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原則,采取多種形式進行🍓。
第四章獎勵與懲處
第十三條完善師德建設的獎懲統一製度。健全師德建設激勵機製和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懲處機製。將師德表現作為評獎評優的首要條件🔶。在同等條件下,師德表現突出的🤷🏽♂️,在幹部提拔、教師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研究生導師遴選、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學科領軍人物選培,各類高層次人才等評選中優先考慮。
第十四條集體或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經學校師德建設委員會研究,並報學校黨委審批,將給予表彰。
(一)獲得省部級以上師德標兵、優秀教師稱號的🐔;
(二)獲得意昂3師德師風標兵榮譽稱號的🤶🏿;
(三)模範遵守師德規範,得到廣大師生及社會一致好評的👨🏽🦲;
(四)其他需要表彰的情形。
第十五條確定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應評定為不合格,並在教職工職務(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環節實行一票否決😉。集體或個人有違反下面行為的🤾♀️,學校將依法依紀依規分別給予通報批評、警告、記過、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或者行政職務、解除聘用合同或者開除等處分🙎🏻🛌🏿。對嚴重違法違紀的要及時移交相關部門。
(一)違反教育部教師〔2014〕10號“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的📦🖐🏿;
(二)利用網絡傳播危害國家安全,等信息的;
(三)散播不實謠言,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
(四)其他違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
第五章權益保障
第十六條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尊重教師的專業自主權,保障教師依法行使學術權利和學業評定權利🌅。建立教師權益保護機製💛👎🏻、申訴機製和信息溝通反饋機製。在幹部選拔任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學術評價和各種評優選拔活動中,要充分保障教師的知情權𓀝、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在全校創設公平正義🥣、風清氣正的環境條件▫️。
第十七條 重視研究和探索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𓀙,把握特殊性🛀🏻、增強引領性、體現前瞻性。及時研究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政策措施。
第十八條加大師德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將師德建設經費納入年度財務預算,確保師德教育🪅、宣傳、考核、監督和獎懲等工作有序開展🧑🏽🎓。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九條 本實施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如與上級政策規定不一致的👭🏻,以上級政策規定為準💇🏻♂️💁🏼♂️。
第二十條 本實施細則由黨委教師工作部負責解釋。
意昂3師德建設委員會委員名單
主任:
黨委書記吳嘉敏
校長程裕東
常務副主任: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汪歙萍
副主任:
黨委副書記吳建農
副校長李家樂
委員:
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鄭衛東
黨(校)辦主任夏雅敏
黨委組織部、統戰部部長朱克勇
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人事處處長楊德利
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院執行院長王錫昌
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學生處處長羅汝坤
教務處處長江敏
科學技術處處長楊正勇
國際交流處處長鐘俊生
工會常務副主席金曄
師德建設委員會下設辦公室,掛靠黨委教師工作部🙌🏼。
如遇人事變動,人員自然更替。
附件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維護社會穩定和校園和諧➞。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
二➞、敬業愛生。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樹立崇高職業理想,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為己任💘。恪盡職守,甘於奉獻。終身學習,刻苦鉆研。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三、教書育人💽。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註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嚴慈相濟👶🏻,教學相長,誨人不倦🙋♂️。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
四💔、嚴謹治學。弘揚科學精神,勇於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發揚民主🙍🏿,團結合作♈️,協同創新。秉持學術良知,恪守學術規範。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誠實守信,力戒浮躁🥜。堅決抵製學術失範和學術不端行為👜。
五👬、服務社會。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傳播優秀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熱心公益➜,服務大眾📅。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六、為人師表。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淡泊名利,誌存高遠。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範教育感染學生。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言行雅正,舉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從教🙅🏼♀️,以身作則🏂🏼。自覺抵製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
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
高校教師不得有下列情形:
1.損害國家利益、損害學生和學校合法權益的行為;
2.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3.在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篡改侵吞他人學術成果、違規使用科研經費以及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4.有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5.在招生、考試、學生推優、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6.索要或收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等財物;
7.對學生實施性騷擾或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
其他違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