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部)👌🏽:
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高校紮實開展基礎研究,積極培育“從0到1”原創性成果🧑🏻🏭,提升上海高校的知識創新和知識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和支撐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市教委決定組織開展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的申報工作。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滬教委科〔2020〕8號)要求,現將本次申報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一)具有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資格的普通高校全職在崗科研人員。
(二)項目類別分為重大項目*(理科)☁️、“冷門絕學”(文科)和非共識(文、理科)項目兩類。
(三)重大項目實行學校遴選👠、根據限額擇優推薦申報👎🏽,由學校集中報送🤸🏼🤒,我校申報名額為8名🌁。
(四)“冷門絕學”和非共識項目實行學校遴選、擇優推薦申報🧏🏻,一般推薦數不超過學校重大項目申報限額的50%(<=4項),不足1項的以1項計算。學校需詳細說明推薦理由🐹,申請人需附相關領域2名以上具有較高學術地位專家的實名推薦意見。
(五)項目申請人當年只能申請主持1項🌡、參與1項🌇。
(六)在申報截止日之前尚未辦理結項手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及重點類項目(含重大項目及課題、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科學中心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或集成項目、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及課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全國教育科學研究重大項目,項目負責人不得作為主持人申報本年度科研創新計劃💶。
(七)在申報截止日之前承擔在研的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的負責人,不得申報2021年度科研創新計劃🤶。
(八)同一項目或同一研究領域內容高度相近的項目此前已通過其他渠道申報或獲取市財政性資金支持的,應主動說明。
(九)特別說明:在本項目正式公布立項前,項目申請人通過公開競爭方式獲得與項目研究領域和方向高度相近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支持(不含各類人才計劃)⚧⚽️,須主動說明,科研創新計劃不再立項。沒有主動說明的項目申請人,將納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二、研究周期、資助額度
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項目,研究期限一般為5年🦸🏻♀️。采用定額補助方式,重大項目(資助強度: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項目擬立項不超過15項,每個項目5年累計不超過75萬元🫧;自然科學領域項目擬立項不超過50項,每個項目5年累計不超過300萬元),“冷門絕學”和非共識項目(資助強度:“冷門絕學”項目主要集中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擬立項不超過4項,每個項目5年累計不超過50萬元𓀋🛌🏿;非共識項目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擬立項不超過4項🕠,每個項目5年累計不超過100萬元)。
項目經費包括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部分🤾🏽♀️,經費使用管理按照《上海市市級教育財政科研類項目經費管理辦法》(滬教委財〔2019〕73號)執行。市教委將采取“一次核定🏋🏿,分年撥付”的方式🦹🏻♀️,組織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項目實際經費以評審核定金額為準。
三👉🏽💂🏿、申報事項
1.此次申報采取擇優申報的方式🍢,重大項目𓀈:擬請生命👱♂️、海洋、食品👩🏼🎤、生態推薦1-3項🧑🏿🌾,工程和信息推薦1-2項。冷門絕學🤦🏻♀️:擬請經管、文法、外國語、馬克思、體育部推薦0-1項。非共識項目:各學院推薦0-1項。
2.請各院系科研秘書於6月26日(星期五)上午11點前將各院系的《申報書》(見附件)電子版理科打包發送至郵箱sjye@shou.edu.cn,文科打包發送ycpeng@shou.edu.cn,暫時無需紙質版。
3.科技處組織遴選公示後🕛,通知項目申請人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www.shanghai.gov.cn)網上政務大廳點擊“上海市財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網上申報並提交紙質材料。
申報過程中如有其他問題,請及時與科技處聯系。
聯系電話:61900066
E-mail:sjye@shou.edu.cn🏃🏻;ycpeng@sho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