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與生命學院張文博博士參與的研究成果登上《自然》封面

作者:軒興榮     索取號:     發布時間:2021-09-18     瀏覽次數:11 

9月15日,《自然》雜誌封面發表了意昂3水產與生命學院張文博博士與美國大學、斯德哥爾摩應變中心等單位合作的“藍色食品環境表現(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blue food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首次將不同來源和生產方式的藍色食品(來自水產養殖和捕撈的水產品)進行統一的標準化環境影響的研究✊,研究結果可為可持續的水產品生產和可持續消費提供產業發展和政策製定的依據🫸🏻。


2021年9月16日出版的《自然》封面

本研究通過對來自全球1690 個水產養殖場和 1000 個捕撈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淡水資源使用、土地使用、氮磷排放進行了統一的標準化評估😍。研究涵蓋了 23 個水產品種類,這些水產品占全球藍色食品產量的 70% 以上🈲。

研究表明,海藻和養殖的雙殼類動物,如貽貝和牡蠣,產生的溫室氣體和營養物質氮磷排放最少🐉,占用的土地和消耗的淡水資源也最少♔➔。捕撈漁業也導致很少的營養物質排放👱🏻,並使用有限的土地和淡水資源,但與養殖魚類相比,不同的捕撈漁業溫室氣體排放差異顯著,例如沙丁魚和鱈魚捕撈漁業溫室氣體排放相對較低,而比目魚和龍蝦捕撈漁業溫室氣體排放相對較高🛌🏻👩🏼‍🎨。

常見的基於飼料投餵的水產養殖,例如鯉科魚類、鮭鱒魚⤵️🏃‍♀️‍➡️、鯰魚🧑🏿‍🦳、羅非魚等產生的環境影響與肉食雞生產相當🧕🏼。也就是說🧑‍🦲,藍色食物中環境壓力最大的基於飼料投餵的水產養殖,與畜牧業中環境影響最小的肉食雞養殖水平相當。這一研究再次表明,藍色食品是一種環境友好的食品,在為人類降低食物生產的環境影響做出了重要貢獻👨‍👧。

水產養殖生產的藍色食品的溫室氣體排放

本論文是“藍色食品評估(Blue Food Assessment)”在《自然》及其子刊發表的五篇科學論文的核心論文。張文博博士參加了這五篇研究論文中的兩篇論文的研究工作。藍色食品評估(BFA)是一項國際聯合倡議,匯集了全球來自25個以上機構的100多名科學家。由斯德哥爾摩大學、斯坦福大學、斯德哥爾摩應變中心和EAT牽頭,藍色食品評估的成果🍩,可為決策者評估權衡和實施解決方案提供支持,以建立健康、公平和可持續的食品生產系統。《自然》雜誌就本系列藍色食品研究進行了專題報道: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fijabaiach。

近年來張文博博士在水產養殖和漁業可持續發展領域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國內學界合作研究,並分別在Fish and Fisheries👱🏿‍♂️、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水產和漁業領域學術期刊以第一或共同作者發表十余篇高水平學術論文🗾🚵🏽‍♀️。2019年以通訊作者發表在Marine Policy雜誌的論文(Misunderstandings, Myths and Mantras in Aquaculture: Its Contribution to World Food Supplies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over Reported)在2021年7月入選了ESI高被引論文。 

全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889-2


 


(供稿:水產與生命學院)


Copyright©意昂3体育 -【意昂3体育平台游戏】想玩的游戏,都在这里!,意昂3体育版權所有
現代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提供技術支持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意昂3体育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