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31日,意昂3主持的亞合基金專項“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近海海洋生態牧場技術合作研究”在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望加錫市開展示範建設,全面展示意昂3🚇🍛、廣東海洋大學、印尼哈山努丁大學等在近3年來共同開展人工魚礁、增殖放流兩大核心技術的創新研究成果👷🏽♂️。
期間👰,中印尼雙方攜手在望加錫市Paotere港口舉辦人工魚礁投放開幕式,望加錫市長助理、港口負責人🦹🏿♂️、南蘇拉威西省海洋與漁業處負責人、望加錫漁業處負責人等政府職能部門人員受邀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印尼哈山努丁大學副校長Adi Maulana⇨🧮、意昂3劉必林教授、望加錫市長助理Irwan Bangsawan博士分別致辭,祝賀中印尼海洋牧場建設項目取得的成績🦝,感謝中方為保護印尼海洋環境所作出的努力🤷🏼,表達雙方深入合作的願望。
人工魚礁投放之後💭,雙方團隊著手增殖放流經篩選標誌的魚苗和貝苗👩🎤,旨在望加錫市Bone tambung島海域建設中印尼海洋牧場示範區👰🏽♀️,修復並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支持漁業資源可持續開發及當地漁業經濟發展,夯實中印尼海洋科技合作🧘🏿♂️,服務中印尼海上合作發展。
同時,中印尼雙方聯合舉辦了海洋牧場發展研討會🤙🏼,共有130名來自印尼海洋事務和漁業部、非政府組織、學術界和新聞媒體的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研討會上🫏👨🦰,中方張碩教授、王學鋒教授分別做了海洋牧場😩、增殖放流技術創新相關的口頭報告🍜,印尼哈山努丁大學Syafyudin Yusuf教授、印尼國家研究與創新局(BRIN)Suryadi Saputra博士分別介紹了海洋牧場對修復珊瑚礁🙆♀️、增殖各類漁業資源的重要作用。
此外👱🏽👑,中方團隊繼續為印尼方技術人員、學生等舉辦了海洋牧場技術培訓班🦀,就人工魚礁設計和投放技術👽、人工魚礁效果評估😥、貝類增殖與養殖技術簡介與實踐,以及珊瑚礁調查方法、要點和案例研究等做了技術講解。來自印尼科研院所、政府管理部門和高校學生等共計100余人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加了本次技術培訓班。
為了引導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海洋觀,增強保護海洋意識🖱,中方團隊還走進望加錫市SMK Negeri 9中學開展了一場海洋牧場科普教育活動,向當地高中生宣講了保護海洋、促進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發展的科普知識。意昂3鄒磊磊教授向學生們介紹了海洋的重要性及海洋面臨的嚴峻挑戰🧎🧑🏼🎤,呼籲開展海洋保護行動,並重點介紹了海洋牧場的概念及其對海洋保護的重要性。項目組的其他專家也積極參與問答環節的互動🫳🏿,詳細講解海洋牧場理念及其功能、中國海洋牧場建設經驗等信息,極大地拓寬了學生們對海洋牧場技術的理解。
未來🤭,項目團隊將繼續努力,擴大合作範圍🧑🏻🔧,將成功的模式推廣到更多海域,為兩國的海洋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供稿:海洋生物資源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