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校收到宣城市宣州區人民政府發來的感謝信👩🏼🎨,對學校選派吳旭幹課題組的張冬冬博士後掛職宣州區農業農村局,支持宣州區農業農村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
信中表示,自2023年8月,張冬冬博士後帶領博士生Kamara、研究生周旋、王智傑和Virakbot 等紮根宣州區洪林稻漁科研基地🏤,圍繞宣州區稻漁種養產業中“稻漁模式”“營養飼料”“種苗繁育”“種質篩選” 等關鍵技術開展研究、集成🫸🏼、中試、示範、技術推廣和培訓🔑,贏得當地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學校培養的人才團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科研服務社會🖕、 助力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為宣州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來信對張冬冬的相關工作予以表揚📣,對學校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希望學校今後繼續支持宣州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工作。
水產與生命學院吳旭幹教授團隊自2018年開始與安徽宣州洪林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宣州區農業農村局和洪林鎮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意昂3洪林科研基地🧏♂️🙍🏻♀️。2023年團隊獲批安徽省省級稻漁產業科技特派團🧔🏿♂️💆🏿♂️,研發的“小龍蝦+水稻+羅氏沼蝦”輪作與共生技術”、“無環溝稻蝦綜合種養技術”先後入選2023年🧑🏽🔬、2024年全國重點推廣水產養殖技術🛫,“小龍蝦+水稻+羅氏沼蝦”輪作與共生技術”、“六月黃河蟹+水稻”輪作技術模式入選安徽省農業農村廳2024年漁業類主推技術。團隊依托該基地幫助宣州區稻漁產業轉型升級,受到當地政府一致好評⛽️♉️,成為我校在安徽開展校地合作的重要窗口。張冬冬博士後掛職期間🛁,先後榮獲宣城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宣城市五四青年、宣城市2023年敬亭英才、宣城市2023年宣城好人榮譽稱號。2023年🎙,學校已和宣城市宣州區人民政府簽訂了新一輪的5年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宣州區稻漁種養和蝦蟹種業研發開展深度合作和協同創新,共同推動長三角地區水產養殖業的綠色增長和產業升級。
(供稿:水產與生命學院)